缓慢的调整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狂飙的年代,那么20世纪70年代,日本吸取了发展过程中一些失败的教训,进入了经济的调整期。
而在战略层面,日本企业最大的变化就是纷纷向海外发力,寻求国际化路径。这几乎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问题是,若想走向国际,就必须先打开大门,开放怀抱。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之后,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在逐渐放宽,进口限制政策也慢慢被废弃。举个例子,在1968年,日本小轿车的关税高达40%,到了1971年,这个数字变成10%;一年后,这个数字居然变成了6.4%。日本企业意识到,贸易自由化时代已经来临了,所有人都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去了。
以此相伴的是,日本货币开始实行升值并且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是跟日本的对外贸易收支差额的变化同步的。1968年,日本对外贸易差额是25亿美元左右,到197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0亿美元,实现了大幅度的贸易顺差。
专家说,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从经常收支赤字、投资收支黑字向经常收支黑字、投资收支赤字相转变了。
发达国家热衷于海外投资,这一点从早期英国殖民就开始了。经常收支黑字,投资收支赤字的意思就是,日本企业在国内外都有盈利,同时还不断扩大海外投资。
当然,贸易顺差还造成了新问题,就是外汇太多了,不知道怎么用。而当时日本实行的是固定汇率,而且汇率很低,这就造成了日元贬值,通货膨胀接踵而来。
从国际形势来看,日元升值也是必需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尼克松冲击。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8月曾经颁布过新经济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越战”引发的美国失业、通货膨胀、贸易赤字等问题。这个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尼克松发布这个决定的时候非常突然,全球经济普遍受到震荡。西方国家股价普遍下跌,国际经济、金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日本也是深受其害。
为啥深受其害呢,很简单,放弃金本位,美元肯定下跌,而日本外汇储备相当高,这一大笔钱等于跟着缩水了。
这样一来,日本出口型企业受到的打击就越发严重了,再加上美国肆意提高关税,更是让日本的中小企业苦不堪言,走到了生死边缘。
世界其他国家也无法忍受这种状况,大家凑在一起召开十国财长会议,探讨解决之道。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博弈,最后,各国一致认为,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元必须升值,美元必须贬值,以此保证通货市场的正常运行。除了日本以外,德国马克也要升值,而美元对黄金的价格需要下降。最重要的是,美国必须停止贸易保护,废除进口附加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