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玛德琳·马丁
内容简介:
1939年,希特勒势力横扫欧洲,“二战”一触即发。年轻女孩格蕾丝和好友薇芙一起来到梦寐以求的伦敦,阴差阳错之下,格蕾丝在樱草山书店做了店员。本不爱读书的她邂逅了英俊的飞行员乔治,以他推荐的《基督山伯爵》开启了自己的阅读之旅。
闪电战期间,毁灭性的袭击几乎将伦敦夷为废墟。薇芙远赴战场参军,格蕾丝也在工作之余加入了空袭防御督察员的队伍。枪林弹雨中,书给了她内心从未有过的力量和慰藉。她开始为人们朗读,文字将人们聚合在一起,团结一心,互相扶持,在一次次遭遇空袭和停电,不得不睡在地铁站的夜晚,他们循着书本中的故事找到了心中的那束光,战胜了战火纷飞的伦敦最黑暗的年代。
“二战”结束后,格蕾丝的书店奇迹般地在风暴中幸存下来,而她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属于自己的事业。她的书店继续温暖和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人们给它重新命名为“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摘选
格蕾丝·班尼特虽然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来伦敦生活,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战事在即,伦敦竟成了自己迫不得已的唯一选择。
火车终于抵达菲灵顿车站。窗外墙上的标识非常醒目,红色圆环中的白色站名与深蓝底色形成了鲜明对比。站台上熙熙攘攘,行人步履匆匆。格蕾丝注意到他们个个穿着讲究,衣服剪裁时尚,一看就是城里人,与诺福克郡德雷顿的乡下人有着天壤之别。
格蕾丝内心既兴奋又紧张。“终于到了。”她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旁边的薇芙。
咔嗒,薇芙盖上手中的口红盖子,咧开美艳红唇看向好友。她随后瞥了一眼窗外,对面弧形墙面上挂着一块又一块的广告牌。薇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抓起格蕾丝的手感慨道:“盼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来了!”
薇芙小时候就总跟格蕾丝说,她长大后要离开无聊的德雷顿,去一个热闹的城市生活。那时她的话更像是信口胡说,毕竟,离开熟悉的乡下、放弃慢节奏的生活,跑到喧嚣的伦敦感受大都市紧锣密鼓的脉搏,这一切谈何容易。格蕾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真的会来伦敦,而且还是迫于无奈的唯一选择。
离开德雷顿,格蕾丝心中并没有不舍,那里已然没有值得她牵挂的人和事。
两个姑娘从豪华座椅上起身,收拾好各自的行李。她们带的东西不多,每人只提了一个行李箱,但也塞得鼓鼓囊囊。箱子已经褪色,倒不是因为用的次数太多,只是年头太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两人手里拎着笨重的箱子,肩上挎着装有防毒面具的盒子,走起路来磕磕绊绊,那样子别提多滑稽了。按照政府规定,这段时间公民外出必须随身携带防毒面具,以防遭遇毒气袭击。她们第一次来伦敦,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好在布里顿大街距离车站并不远,步行只需两三分钟,至少韦瑟福德夫人在信中是这么写的,是否属实格蕾丝还不清楚。
韦瑟福德夫人是格蕾丝母亲的好友,她家里刚好有一间客房可以暂时收留两个姑娘。其实,一年前格蕾丝母亲刚去世时夫人就跟她提过这件事,还给了她非常优厚的条件——她前两个月不用交房租,全力以赴找工作就好,之后的房租,夫人也给了她很大的优惠。可是,那段时间格蕾丝还没有整理好心情,虽然自己也很想来伦敦,薇芙还整天对她软磨硬泡,但她还是在德雷顿多耽搁了一年。
一年前,她还不知道自己从小住到大的房子的产权人竟然是舅舅;一年前,舅舅还没带着强势的舅妈和五个孩子搬来与她同住;一年前,她还没有对自己在乡下的生活彻底绝望。
然而,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多余的人,舅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是家里的累赘。在那个曾经温暖而舒适的港湾,她竟然成了不受待见的人,这让她备受煎熬。到最后,舅妈索性直接下了逐客令,她这才意识到,原来除了去伦敦谋生,她已别无选择。
就这样,上个月她给韦瑟福德夫人写了一封信,问她之前答应的事是否还算数。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对格蕾丝来说已实属不易,若不是被生活逼到绝境,若不是对舅舅一家彻底寒了心,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开口求人。
格蕾丝一直算不上是勇敢的人,即使现在已经到了伦敦,她还在犹疑不决:如果没有薇芙的陪伴和坚持,她会不会选择一个人远走他乡?车门还没开,格蕾丝不安地等在门口,不知道外面迎接她的会是怎样的世界。
“放心吧,格蕾丝,”薇芙低声道,“一切都会好的,相信我!”电力火车的气动门扑哧一声缓缓打开,她们下了车走上站台,旋即融入了熙来攘往的人群。身后的车门再次关闭,火车重新启动,掀起的气流扬起了她们的裙角,吹乱了她们的头发。
远处的墙壁上挂着契斯特菲尔德的香烟广告,模特是一位抽着烟的帅气救生员,旁边是一则呼吁伦敦男性积极参军的公益海报。
这让她们再次意识到英国即将面临一场战争。若是战争真的爆发,城市可要比乡下危险多了。希特勒如果攻占英国,最先遭殃的自然是伦敦。
“哦,格蕾丝,你快看!”薇芙语气中带着兴奋。
格蕾丝顺着薇芙手指的方向看到一级又一级的金属台阶,台阶下面好像连着一个传送带,人只要站在上面就可以被一路送到地面,出口处有一个穹顶,走出去就是她们朝思暮想的伦敦。
广告什么的早就被抛到了脑后,格蕾丝和薇芙拎着行李奔向扶梯,强忍着内心的兴奋一脚踏了上去。就这样,她们毫不费力地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薇芙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耸起肩膀对格蕾丝大发感慨:“我早就跟你说来伦敦绝对不会后悔,我说对了吧?”
伦敦来势汹汹,让格蕾丝有些招架不住。惦记了这么多年,计划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今天她真的来了。
到了伦敦,格蕾丝便再也不用忍受舅舅一家的欺负,薇芙也可以逃离严厉父母的管教。
书评: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是玛德琳·马丁 (Madeleine Martin) 所著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位书店老板在面对书店倒闭危机时的奋斗和坚持。该书在中文世界和英文世界中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在中文世界中,该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获得了多项文学奖项。在小说中,马丁生动地描绘了一位书店老板的内心世界和对书店的热爱,让读者感受到了书店老板的坚持和决心。该书也被视为对书店和书籍的致敬,并激励了读者对书店和书籍的关注和保护。
在英文世界中,该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马丁的叙述风格简洁明了,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该书也被视为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感人情节的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总之,玛德琳·马丁的《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位书店老板的内心世界和对书店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书店和书籍的敬意和关注。该书在中文世界和英文世界中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是一部值得收藏和阅读的好书。
“The Last Bookshop in London” by Madeleine Martin is a powerful and moving novel that explores the world of a small bookstore owner, her passion for books, and the challenges she faces as the shop approaches closing down. The novel has gained a significant following both in the UK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has been shortlisted for several literary awards.
Martin’s writing is concise, clear, and highly effective in conveying the emotions and thoughts of her characters. The story is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okstore owner, and the reader is taken on a journey through her life and the challenges she faces. The story is not only about the bookstore owner’s struggle but also about the power of books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es.
The Last Bookshop in London is a thought-provoking and moving novel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es and bookstores. The story is not only about the closure of a bookstore but also about the power of books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and inspire them. The novel i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and the power of reading.
Overall, “The Last Bookshop in London” by Madeleine Martin is a highly recommended read for anyone who loves literature, bookstores, and the power of books. It is a powerful and moving novel that will stay with the reader long after they have finished reading it.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