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豆瓣评分高达8.8的一本书
今日重点推荐《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副标题:杨苡口述自传
作者:杨苡/口述/ 余斌/撰写
这本书讲了什么?
1.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2.世纪回眸中,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日子”,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她不大闹得清,念念不忘者,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中西”十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最是无忧无虑;民族危亡之际,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途中高唱《松花江上》,文明之火光焰不熄;从西南联大到中央大学,记忆里依旧是年轻的身影——初见“文学偶像”巴金,大轰炸后满头灰土的闻一多,手杖点在石板路上嘀嘀笃笃的吴宓,“夸我们是勇敢少女”的恩师沈从文,还有滇水之边的月下谈心,嘉陵江畔的重逢与告别……
3.“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4.“我认为自己“生正逢时”,因为我生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的那一年。对政治、理论什么的,我不感兴趣,也从来没弄懂过,同时我与各种运动都是疏远的,但我最基本的判断和态度,或者你说常识、价值观也行,都是新文化给我的。这里面也包括对旧式家庭的态度。”
5.“新文学作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巴金,当然是因为我和巴先生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也一直得到他的教诲,但我最初对他产生崇拜,却和他的那部《家》有很大关系。我觉得我的家和他笔下的封建大家庭像极了,简直就是它的翻版,里面的好些人物都能找到对应。年轻的时候,我最强烈的冲动,就是像《家》里的觉慧那样,离开家,摆脱那个环境,到外面广大的世界去。
6.荣辱浮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在杨先生那里,都已成为有头有尾的故事,有似“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然而在杨先生波澜不惊的叙述的后面,我们或许仍能不期然而然地感受到“命运”二字的分量。所谓“见证历史”,如果“历史”不是抽象的,当真有温度,那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应该是无数的个体的“命运”的汇集与交响。可不可以说,见证个体的命运,也就是在“见证历史”?
摘选
因为只收女生,中西像个女儿国。除了几个男老师,还有校工,我们不接触异性。除非是同学好友的哥哥。都是喊“大哥”,我哥是“杨大哥”,颜枬生的哥哥是“颜大哥”,桂慧君的哥哥叫“桂大哥”,吴华英的哥哥是“吴大哥”……叫习惯了,后来我们自己已是中年人了,还这么称呼。
小学的时候班上有过一个男孩儿,叫徐敬业,很朴素的样子。可能因为他的妈妈是我们班主任,就跟在这边读书,不晓得为什么他没有父亲。那个小男孩儿跟我们在一起,我印象深极了。因为就他一个男孩,没人玩。我们成天哇啦哇啦唱歌,他不声不响的,不活泼,也不调皮。现在想来他一定很孤单,因为谁都不理他,而且欺负他。他喜欢跟着我们,我们老撵他:“去去去!”男孩玩的东西和女孩不一样,我们玩的他不会,我们因此得出一个结论,男孩一点也不好玩。
中西的教育是特别强调团结友爱的,同学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都特别融洽。学校总共就一百多名学生,彼此都认识,时间长了,就跟家人一样。像钱伯桐、颜枬生、崔莲芳,都是小学就在一起,同学十年,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同学之间也是有亲疏远近的,而且闹点小意见,对不同调的人背后叽叽喳喳议论,也少不了。高年级我姐班上有个唐文顺,长得很漂亮,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好,还特别会做人,只跟家里地位显赫的人来往。我就听我姐她们背后叫她“蓓基·夏泼”,那是萨克雷小说里一心往上爬的人物,指不定我姐她们正在读那小说,当然是看不惯唐文顺为人的功利。她后来到美国读书,嫁给了商震的儿子。我念中学的时候,商震做过当时的河北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长,他续娶的太太也是中西毕业的,比唐文顺大不了多少。两人原本是前后同学,唐文顺订婚后变成了晚辈,要喊人家“妈”,有仪式的时候还得跪下磕头。有次让同学看见了,到学校当好玩儿的事传,大家想象那个场面,觉得太滑稽了。
和我一个班的叶道纯,后来我们关系很好,刚开始也有点隔阂。她父亲是开矿的,开滦矿务局的头面人物,《雷雨》中周朴园那样的角色,只是地位还要更高些。起初我们和叶道纯虽在一个班,却没什么交往,因她好像有点看不起人,只爱和颜枬生,还有顾维钧的女儿交朋友,像我这样家里没落的,她就不愿搭理。后来她父亲不明不白地死了(说是自杀,有人说是因不和日本人合作,被暗杀的),家里破产了。她家原先气派的洋房只好卖掉,搬到小房子,其实按一般的标准,那房子也不错的,只是跟原来的根本没法比,我们去看她,就觉得惨极了。我们对她都很同情,她和过去也不一样了,关系就近起来。
中西的老师,不管是外籍的,还是中国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对每个学生都很好,没有那种势利眼。如果哪个老师对谁特别好了,我们会说“偏心”,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即使有,也不会是因为学生家里有钱有势。反过来,也没谁表现出优越感,谁要是因为家里有钱有势喜欢炫耀,那是要被大家看不起的。友善、平等待人,按照中西的教育,这就是有教养;爱显摆、自以为高人一等,就是没教养了。
所以我们不大关心身份高低,是穷还是富,人人都是姐妹。女孩子之间的关系与男孩不同,会很亲密。现在叫作“闺密”了,我在中西有好多“闺密”,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什么都聊,真正是可以“谈心”的。一直到老都是这样。当然这样的都是同班的,别的年级的来往不多,但是只要是中西的,彼此都很亲切,毕业多年了再遇到,一点也没有陌生感。高年级的都被看作大姐姐,她们尤其要帮助、照顾低年级的小妹妹,像是一种义务,这也是中西灌输给我们的。
说到大姐姐,有件事现在想起来很好玩。低年级生对高年级的大姐姐很敬重,有一种仰视。我们最初的恋慕对象,往往就是某位大姐姐。上高中的时候,我爱上了高我两级的蔡惠馨,英文叫Mable,外号叫Marble(大理石的意思)。因为有人不会念,就念成了Marble,大家觉得好玩,干脆就这么叫她了。
我对人开玩笑说,那就是我的初恋。十年在中西我喜欢过的人很多,但对她就真的像爱情一样,单恋。这种爱没有犯罪感,大大方方的,反正爱的又不是男孩。她长得很好,说话温柔,举止优雅,成绩也好,我记得她是参加过天津小姐选美比赛的。功课好,会读书,又会玩,我对这样的人总是特别佩服,我哥就是这样的。
我是因为我姐跟她有接触的,其实都说不上什么接触,总共也没说过几句话,无非是些关心的话。我就觉得她特别好,什么都好。这是有个对比的:我姐脾气大,老是凶我,动不动就跟我急,很少鼓励我,我就想,要是蔡惠馨是我的姐姐多好。
我平时就不大说话,对她是仰视的,跟她说话就更紧张,但是我会写,起初是给她传纸条。传纸条在女生中是普遍的,上课时不能说话,就传纸条,传来传去,就像现在发短信一样,结果一大堆纸条。有点“地下”味道嘛,就特别兴奋。我在课上或是自习时写,或者是塞给她,或者是让人传过去。后来她毕业了,就变成写信了。当面不说的,信里就敢讲了。信里尽是崇拜巴金的话。她毕业时我把自己写的诗、散文、小说、独幕剧都抄在一个本上送给她。特别找了一个漂亮的本子,下了好多功夫,还画了不少画在上面,真是“图文并茂”的。可笑的是那些诗啊什么的,我自己都没有了。
可能因为我个子小,又不声不响的,跟在我姐后面,好多大姐姐都喜欢我,带我玩,招呼我吃饭什么的,当自己的妹妹。没有妹妹的就会说,有个妹妹多好。蔡惠馨倒是有两个妹妹的,但是都不爱念书,就知道跳舞啊,唱流行歌曲啊。她对她们挺失望的,觉得不如我。
她家里是买办,很有钱,好大的房子,大家族的生活,我觉得和我们家是一个类型的。而且她也感到苦闷,这也是我跟她亲近的一个原因。
毕业以后她就上燕京,后来出国了,嫁了外国人。我在联大的时候还和她通过几封信,她回我信,随信还给我寄了相片,信里表示对时局挺失望的,夸了我一通。那时候她还没结婚,结婚以后,我们就不大通信了。
书评: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是一本记录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它详细地描述了从清朝末年到21世纪初中国历经了许多变革和挑战的历程。作者杨苡和余斌基于历史文献和当事人访谈,以生动的故事和细致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对中国现代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学著作,更是一部社会记录。作者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成就。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及其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籍,让读者了解中国现代史的精髓,同时也让人们领悟到历史对现在的影响和启示。
English Book Review:
“One Hundred Years, Many People, Many Things” is a book about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It provid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authors, Yang Yi and Yu Bin, based their work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interviews with people who experienced those times. They use vivid storytelling and detailed narration to give readers a deep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This book is not just a historical work but also a social record. By telling the stories of ordinary people,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setbacks and achievements that China went through during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an agrarian society to modernization. In addition, the book explores many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ies, which had profound impacts on Chinese society and its people.
Overall, this is an enlightening book that enables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 appreciate the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history on the present.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