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女性、神经症、自我分析与卡伦·霍妮的生活

作者:伯纳德·J. 帕里斯

内容简介:

她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敢于刺破表象,剥离层层禁锢,探索心灵深处的隐秘角落。

她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更是勇敢而伟大的女性主义先驱,她开拓了女性心理学发展的版图,一生都在不断寻求对内在心理世界的深刻理解。

但在霍妮身上,光辉背后的阴暗却是不可忽视的——破碎的童年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敏感的性格特质、深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然而她却从未向苦难屈服,反而因此挖掘出自己伟大的天赋,以及对人性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书由知名霍妮学者伯纳德·J.帕里斯创作,他亲自走访了霍妮的子女,拿到了霍妮生前的日记、大量信件和未出版作品,并基于霍妮同时代学者的录音和录像文件来刻画其原貌。在帕里斯的笔下,我们将回到霍妮生活的时代,见证她真实的内心,她经历的冲突与矛盾,以及那些精妙思想的演变历程。

我们与自己关系的混乱,让我们几乎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无法消除原来的伤害。霍妮在这里隐晦地提及了她在早期书中的立场。霍妮观察到,有些人认为,由于神经症主要是不良人际关系的结果,它可以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补救,比如与精神分析师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童年时的伤害性因素是不存在的”。这种期望“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是,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能力拔除牢固扎根的骄傲系统”。

骄傲系统是早期发展的逻辑产物,也是新系统的开始。一旦存在,它就会形成自己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外部事件。由于骄傲系统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毒害了我们所有的关系,因此,它们极难成为治愈或成长的源泉。要想成功地应对骄傲系统,精神分析家必须认识到它在移情中的表现,使用共时性方法,从它的结构和内在逻辑来理解它。

摘选:

“永不停歇的自我分析”

我们可以从卡伦·霍妮13—26岁的五本日记以及她写给奥斯卡·霍妮的信件中观察到她寻求自我理解的开端,这些信件大多是她21岁时写的。这些珍贵的资料揭示了霍妮经历的困难冲突、心智水平和性格特征以及应对困难的方法,而正是这一切,促成了这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诞生。

霍妮日记的开篇第一句话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我写日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热情,我现在决定把写日记贯彻下去,那么,我在晚年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回忆起我的青春岁月。”在已出版的霍妮日记中,最后一篇是她写给卡尔·亚伯拉罕的信,后者曾是她的精神分析师,信中她表达了进一步治疗的需要:“我会痊愈吗?彻底地痊愈吗?我开始感到绝望了。大多数时候,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我经常觉得自己好像瘫痪了一样,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我早上醒来的时候,多希望这一天已经过去了。”

日记的中间几页,既洋溢着极大的热情,对学校、老师、家庭、朋友、恋人、大自然和医学研究的热情,也充斥了许多痛苦和焦虑:“霍维(她给奥斯卡·霍妮起的昵称),帮帮我吧,我觉得我正在一个特殊的迷宫里徘徊,永远也走不出来,到处都只能看到我自己的照片,但每张照片又都不相同。”她“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压迫她的东西。她已经拥有了“幸福所需的一切,令人满意的工作、爱情、家庭、自然环境”,但“这种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袭上心头,这究竟是为什么”?除了“大量的情绪变化”,抑郁,无法正常生活,以及徒劳的感觉,她还经常有一种内在的空虚感,极度需要爱情,常常渴望死亡。

为了应对自己面临的困难,卡伦进行了自我分析,接受了精神分析治疗,最后,自己也成了一名精神分析学家。在她听说精神分析之前,她把奥斯卡当作治疗师;她有“一个极为迫切的愿望”,希望他能“完全地、彻底地”了解她,她甚至感到奇怪,为什么“一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人这么了解我,就会感到受益无穷”。在她写给奥斯卡的第二封信中,她形容自己正在进行“坚持不懈的、日益细致的自我观察,这种自我观察即使在不清醒的状态下也不会停止,日后,如果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就会把这些‘想法’串连起来,直到我弄明白眼下的问题”。在这封信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卡伦试图解决对他人的失望和对自己的不满。婚后,她把日记作为她与卡尔·亚伯拉罕进行精神分析的辅助手段,或者当她没有去亚伯拉罕处就诊时,她把日记作为自我治愈的一种方法:“如果我重新开始写日记,那一定是为了最终治愈这种疾病而做出的热切努力。”她断断续续地接受着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治疗(1910年至1913年,1918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接受了汉斯·萨克斯(Hanns Sachs)的治疗,但她后来觉得这些治疗帮助不大。她最终写了一本关于自我分析的书,因为这是她最依赖的自我治愈的方式。

事实上,霍妮一生都在进行自我分析。15岁时,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了解自己,我对自己和别人都不满意。现在这种情况下的我,无疑是一无是处的。我每周只能努力学习一两天,因为我学习之后会感觉非常虚弱。我经常有一种感觉,我就要瘫痪了。”她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思索:对以前老师的思念,“想每天和父亲待在一起的激动”,对母亲的同情,以及在她已经上了两个月的大学预科(大致相当于高中)中感到不太自在。

在霍妮成为精神分析学家后,她就产生了寻求自我理解的额外动机。其中最为重要的动机是要分析反移情,即认识到她的性格如何影响她与患者的互动,并尽可能保持心理健康,提供可靠的指导。她在《精神分析新法》中指出,如果精神分析师“自己怀有某些伪装,他也必然会在患者身上保护这些假装”。精神分析师不仅必须接受彻底的教学式精神分析,“而且还必须进行永不停歇的自我分析”,因为“自我理解是……分析他人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在她去世前几个月发表的最后几场演讲中,她强调了她在其他场合所描述的“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方程式”,以及“精神分析学家残存的个人神经症问题”会如何阻碍精神分析工作。即使自我分析不能让精神分析者摆脱个人问题,也至少可以让他们考虑到这些问题。

霍妮对自我理解的努力始于她的青春期日记。她的前四本日记,包括她写给奥斯卡·霍妮的信,揭示了她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出现麻烦,她对学校的热情和对老师的“迷恋”,她在智力和性方面的觉醒,以及最重要的是她与她生命中前五个男人的关系:恩斯特·肖尔奇(Ernst Schorschi)是她的爱情领路人,她迷恋了他几个月;罗尔夫(Rolf)是一个“憔悴的犹太青年”,他是她的导师,她对他有很深的感情;厄恩斯特(Ernst)是一个寄宿生,她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肉体吸引力,她为他放弃了罗尔夫;(洛施)路易斯·格罗特(Losch, Louis Grote)是她的同学,她在医学院的两个学期里的情人;奥斯卡·霍妮,她日后的丈夫,洛施的朋友,在她与洛施在一起的时候保持通信关系。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的目标不是重构她的出身背景和生活细节,而是专注于她自己的文字所揭示的内心世界。

书评:

中文书评:

本书深入分析了伟大的领袖和创新者的生活,描绘了他们才华横溢的一面,以及那些可能导致他们失败的缺点和问题。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详细描述和剖析,作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人性图景。同时,本书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考问题,如:什么是伟大的领袖?他们是如何应对自己的缺点的?以及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学到什么?总之,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读物,值得每个人去阅读。

英文书评:

“The Greatness and Flaws of Extraordinary People” deeply analyzes the lives of great leaders and innovators, depicting their talented side, as well as the flaws and problems that may lead to their failure. Through detailed descriptions and analysis of these characters, the author presents reader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is book also raises important questions for reflection, such as: What is a great leader? How do they deal with their flaws? An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ir success and failure? In summary, it is a thought-provoking read that’s worth every reader’s attention.

声明:80616仅为VPS促销信息分享平台,所有商家的最终归宿都是倒闭或跑路,也许是明天,也许是百年之后。请网友自行斟酌决定是否购买,风险自负。唯有数据勤备份方可万无一失。